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习教育 > 赠从弟其二原文及翻译(赠从弟其二刘桢表达的情感)

赠从弟其二原文及翻译(赠从弟其二刘桢表达的情感)

娇娇8个月前 (01-24)学习教育44

刘桢,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士。他五岁能读诗,八岁能背诵《论语》《诗经》等,并赋文数万字,被妥妥地誉为神童。他偶然在驿馆中结识了曹植,曹立即被他的才华吸引,二人由此成为至交。因为才华突出,后人还把他和曹植并称为“曹刘”。他位列当时蜚声文坛的“建安七子”之中,并颇受曹丕和曹植的赏识。

赠从弟其二原文及翻译(赠从弟其二刘桢表达的情感)(1)

刘桢画像

到了汉代,五言诗开始流行,他的五言诗《赠从弟》三首一直为后人赞颂。曹丕称“其五言诗之善者,妙绝时人”。特别是其中第二首,写出了松柏的坚贞不屈,不畏严寒的气质,成为流传后世的佳作。

赠从弟.其二

亭亭山上松,瑟瑟谷中风。
风声一何盛,松枝一何劲。
冰霜正惨凄,终岁常端正。
岂不罹凝寒?松柏有本性。

直译:

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,迎着山谷中瑟瑟吹过的劲风。

每当风声强劲猛烈地刮过,松枝都更加坚强地挺立着。

任由冰雪寒霜凄凄惨惨地侵袭,松树年年岁岁端端正正地挺立着。

难道松树不曾被风霜侵袭到吗?原来松树自有天然耐寒抗风的本性。

赠从弟其二原文及翻译(赠从弟其二刘桢表达的情感)(2)

亭亭玉立黄山松

赏析:

第一联:起首二句,写出松树在高山上挺拔高耸的样子,迎着山谷中瑟瑟吹来的雄劲之风。“谷中”对应着“山上”,一出手就见诗人的水平和风貌。

第二联:这二句写松树与狂风的搏斗。每当风刮得猛烈时,松树也就挺立得越直。诗人用两个“一何”,把这种搏斗写得如同你来我往的拳击一般。

第三联:这两句归纳了松树与风暴等灾害长年累月搏击的结果。侵袭松树的不但有狂风,还有雨雪寒霜。如此经年累月的摧残,松树却依然端庄挺拔站立在那里。

第四联:用疑问和回答句式,点出了松树最令人佩服的高尚品格。难道各种风霜严寒都无法侵袭到松树吗?原来松树自有天然耐寒抗风的本性。

这首诗之所以是刘桢的代表作,被世世代代的后人传诵,就是因为这首诗风骨雄健,气势有力,借由松树的高洁挺拔,不畏严寒风霜,赞颂和表达了一种令人尊敬和学习的高贵品格。

赠从弟其二原文及翻译(赠从弟其二刘桢表达的情感)(3)

建安七子

刘桢借由此诗,寄托了他对从弟的深情勉励和殷殷期望:无论遇到何等艰难险阻,牢记松树的坚韧品格,保持自己的秉性,做坚强的正人君子,不为他人所左右。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支持或者同意该观点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未经本站证实,其内容仅供参考,本站不对其内容承担任何责任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hloby.com/2023017726.html

相关文章

道德经是谁写的(老子为何留下《道德经》)

道德经是谁写的(老子为何留下《道德经》)

引言(蝉大侠) 上一期芦老师以卡车为例,解释了什么叫“无”,什么叫“道”,什么叫“得道”,让这些核心概念不再虚无缥缈,对我们理解《道德经》提供了莫大方便。 今天最后一期的内容,...

烽火连三月的下一句(赏析诗圣杜甫古诗三首)

烽火连三月的下一句(赏析诗圣杜甫古诗三首)

杜甫(712年——770年)生活在盛唐到中唐时期,是跟李白其名的诗歌大神。他共留下1300多首诗歌,有一颗赤子之心,极具博爱情怀和悲悯意识。 儒家思想一度是我们行为处世的价值标准,在杜甫身上...

描写夏天荷花的诗句(赞美荷花最经典的诗句)

描写夏天荷花的诗句(赞美荷花最经典的诗句)

六月荷花古诗词八首:荷花生日人争看,六月荷花风最凉 谈起荷花之盛,有一个俗语或者口语叫作“六月荷花”,当代的人因为使用的是公历,所以有的时候觉得有些诧异,因为公历的6月,虽然有荷花,但并不是...

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(经典古诗每日一首)

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(经典古诗每日一首)

香炉:指香炉峰。 紫烟:指日光透过云雾 折射紫色光线。 三千尺:形容山高。 九天:古人认为天有九重, 此言瀑布落差之大。...

臭的多音字组词(小学多音字组词练习)

臭的多音字组词(小学多音字组词练习)

参考答案: 落:luò落叶 lào 落枕 là落下 的:de好的 dí 的确 降:jiàng下降 xiáng投降 什:shí 什锦 shén什么 少:shǎo...

短的现代诗(9首绝美现代诗)

短的现代诗(9首绝美现代诗)

除了古典诗词,隐娘时常会吟唱一些现代诗,它们语句没有诗词那么规律,却自有一番清美的意味,让人久久回味。 今天,隐娘要和大家分享9首绝美的现代诗,奇妙的是,这些诗,不足100字,很短,却很美,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