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习教育 > 日暮苍山远的下一句(刘长卿“日暮苍山远)

日暮苍山远的下一句(刘长卿“日暮苍山远)

莎莎1年前 (2022-09-27)学习教育229

刘长卿,唐代诗人,长于五言,自称“五言长城”。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》是其最为著名的一首诗,每到冬天,风雪之夜,我们总能想起这首别有意境的五言诗,尤其最后一句“风雪夜归人”更是因为曾作为剧作的名字而流传甚广。

这首诗后来被选上了小学教材,流传度更广。诗虽仅20字,字字简约,组合起来却十分难解,可以说从标题到诗文内容,都存在诸多争议。如标题中的“主人”二字就非常令人费解,按常理,“逢雪宿芙蓉山”就已经很清晰明了,为何要加上“主人”二字呢?实在难解。

再如第二句,“天寒白屋贫”,白屋是什么屋?贫又到底如何理解?

日暮苍山远的下一句(刘长卿“日暮苍山远)(1)

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》

唐·刘长卿

日暮苍山远,天寒白屋贫。

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。

诗人写,傍晚的时候,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绰绰,显得更加悠远,这句在理解上没有什么疑义,分歧在于第二句。因标题中有雪,所以有种看法是认为这里的“白屋”指的是已被白雪覆盖的房子,而“贫”则理解为“少”的意思。

但个人觉得白屋在这里理解为用白茅草覆盖的房子,即古代贫穷人家所居住的房子,而“贫”理解为贫寒,更符合意境,也更贴切。当然,是贫屋,也不影响它被雪覆盖后的“白”的想象。

日暮苍山远的下一句(刘长卿“日暮苍山远)(2)

从语义本身及上下句结合起来看,上句“日暮”是使青山显得更远的缘由,不仅是天色将晚,路途的遥远,更是暮色四合中视觉上的一种印象;而下句中与之对举,“天寒”使白屋显得“贫”,因为白屋本身的简陋,在寒风呼啸的冷天里,从感觉上显得更加简陋、贫寒。否则,“天寒”与“屋少”之间有何语意关联呢?此为其一。

其二,这样的贫寒白屋,在如此风雪夜色中,在茫茫雪飞苍山悠远的时刻,却依然是夜归的旅人最温暖的归宿。逢雪,是在路上正遇上下雪,这时候,想要找到落脚归宿的心情可想而知。

日暮苍山远的下一句(刘长卿“日暮苍山远)(3)

有白屋,所以有柴门;有人归,所以有犬吠。柴门传来犬吠之声,有人顶着风雪正浓时夜归而来。而这个人,到底是诗人还是小屋的主人?诗人是在屋外还是在屋内?却只能留给后世人去猜测了。

很多友友说,在寒冷的夜里,读到这首诗,总感觉写得非常美、很有意境,虽然无比凄冷孤寂,却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。无论是即将抵达小屋的夜归人,抑或是站在屋里迎接从风雪中归来的人,都能感到一种暖意。

千百年来,它带着朦胧的诗意,笼罩着疑义,依然带给我们恒久的温暖与感动。你又如何理解呢?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支持或者同意该观点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未经本站证实,其内容仅供参考,本站不对其内容承担任何责任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hloby.com/2022091245.html

相关文章

写诗的格式(十种古诗的写法)

写诗的格式(十种古诗的写法)

十种古诗的写法 感时诗 任何人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时代和一定的社会中。他们对当时的国家形势,发表自己的感想,提出个人的看法。这种感想与看法,是谓感时。这样的诗是谓感时诗。...

赠刘景文的诗意(课文解析知识点)

赠刘景文的诗意(课文解析知识点)

《古诗三首》课本朗读+原文 《古诗三首》课文知识点 1、注意斜(xié)的读音,斜的意思是弯弯曲曲。 2、《山行》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? 写了秋天的...

描写夏天荷花的诗句(赞美荷花最经典的诗句)

描写夏天荷花的诗句(赞美荷花最经典的诗句)

六月荷花古诗词八首:荷花生日人争看,六月荷花风最凉 谈起荷花之盛,有一个俗语或者口语叫作“六月荷花”,当代的人因为使用的是公历,所以有的时候觉得有些诧异,因为公历的6月,虽然有荷花,但并不是...

春种一粒粟的下一句(你知道都出自哪里吗)

2月4日晚,北京冬奥会开幕。当天时逢立春,开幕式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作为设计灵感,凸显中华传统文化令人震撼之美! 其中引用多句经典古诗词,它们的具体出处,你了解多少呢? 春夜喜雨...

小溪泛尽却山行的意思(夏天的古诗20首三年级)

小溪泛尽却山行的意思(夏天的古诗20首三年级)

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,偷采白莲回。 不解藏踪迹,浮萍一道开。 译文: 一个孩子撑着小船,偷偷地采了莲蓬回来。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行船的踪迹,水面的浮萍向两边分开,...

静悄悄类似的词语(一年级ABB式词语大全)

静悄悄类似的词语(一年级ABB式词语大全)

一年级我们开始学ABB式词语了,ABB式词语是三个字组成的叠词,其中第二字和第三字是一样的,我们在一年级词汇知识点就要开始学习积累并运用了。 我们在学习AAB词语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也是有归纳方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